2005年5月22日,《纽约时报》在评论版以中文标题发表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的评论文章《从开封到纽约——辉煌如过眼烟云》,回顾了1000年前全世界最繁华城市开封的“衰败史”。
文章深深刺痛了开封人民的心。不轻易低头认输的开封人铆足了劲儿,希望用实绩来作出回答,重新赢得人们的尊重。
一年一个样,开封经济发展厚积薄发,综合实力大幅跃升,用实绩描绘出经济坚挺向上的曲线,收获“求快”发展的欣喜。
集腋成裘,百尺竿头更进一步。量变引起质变。在经过多年量的积累,如今,开封经济发展终于取得了三大历史性突破。
开封实力增强、活力焕发、魅力绽放!
赞誉越来越多
“开封城市变得越来越漂亮、干净了,各界人士对开封的称赞越来越多了。”
“开封西湖、中意湖、御河、鼓楼、小宋城等一大批新项目让开封新老城区焕发出新的活力,城市的特色越来越突出,吸引更多外界目光。”
“当前开封发展态势喜人,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,改革开放深入推进,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,可以说找回了自信,赢得了尊重。”
“开封城市变美了,农村发展了,到外地自我介绍是开封人,我们感到很自豪和骄傲。”
在今年省两会期间,不少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谈及开封时,一致称赞开封发展步伐快,对外形象越来越好。评价中肯,一语中的。
省委书记郭庚茂在开封调研时,充分肯定当前开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突出成绩,要求“十三五”期间开封要再接再厉,继续前进,争取更大成绩,努力开创发展新境界,加快向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迈进,争取早日进入河南省经济发展第一方阵,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道路上持续发力,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更加出彩。
省长谢伏瞻在今年省两会期间参加开封团审议时说,近年来开封的发展态势良好,经济平稳较快发展,改革开放深入推进,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,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,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,为全省发展大局做出了新的贡献。他希望开封围绕建设省新兴副中心城市下更大功夫、取得更大成效,努力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肯定、期盼,激发了开封人民的干事创业热情。这热情正在转变为促进开封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。
尊重在一项项荣誉中得到体现。
从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,到国家卫生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、全国文明城市提名,一顶顶“含金量”极高的桂冠被开封摘得。
2013年,开封入选2012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魅力城市200强,“文化竞争力”位居全省第一,“经济结构竞争力”位居全省第二。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2015年发布的《2014年中国宜居城市竞争力报告》中,开封的宜居城市竞争力排名跻身前200强。
开封经验受到关注。
开封成为典范,美名远扬,兄弟城市纷纷前来学习考察,无不竖起大拇指。
2014年4月21日,桂林市委书记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率桂林市考察团到开封考察学习,深受触动,当即叮嘱随行人员,要认真学习借鉴开封的经验。
2015年4月24日下午,濮阳市委书记何雄、市长赵瑞东带领濮阳市党政考察团来到开封考察,对开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、城市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给予高度评价,认为开封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值得濮阳深入学习和思考。
2014年、2015年,全省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工作会议连续两年在开封市举行,开封发展速度令人刮目相看。
自豪感油然而生
“短短几年,开封的角角落落都发生了改变,变得干净、变得卫生、变得文明、变得洋气,变得连开封人都生出了陌生感。”“老开封”李树友的一番话说出了开封人共同的心声。
曾经坑洼不平的道路平坦通畅了,曾经脏乱不堪的小区旧貌换了新颜,那些以“脏、乱、差”形象面对市民的农贸市场变得井然有序,开封的天更蓝、水更清、空气更清新…………所有这一切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城市变化,都曾是老百姓翘首期盼的,现在正逐步变为现实。
美丽开封人人爱。无论是在午朝门广场、金明广场,还是在铁塔湖畔、包公湖岸,总能看到孩子们在嬉戏、奔跑,总能看到市民或在休憩,或在散步…………这样其乐融融的情景每天都在我市上演。
冬日漫步汴京公园,记者看到,体育健身区内,乒乓球台、篮球场、塑胶健身步道…………健身设施齐全,市民带着大球、小球,玩得不亦乐乎。在精心修筑的门球场,老年人正在这里悠闲地打球,享受运动带来的幸福感。“汴京公园免费开放,让我们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,幸福感大大增强,这真是一项顺应民意的民心工程,我们心里高兴极了。我每天都起个大早,来锻炼身体。”70多岁的王献高兴地说。
老百姓的话语最真切,老百姓的评价最中肯,老百姓的尊重最珍贵。发展为了民生,民生改善是发展成就的体现。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开封人在幸福中更加众志成城。
站在新的起点上,开封正在按照“1234”总体思路,转换发展动力、厚植发展优势,为加快建设实力开封、文化开封、美丽开封、幸福开封和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,力争经济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,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。
网友评论
最新评论